清末民初的浙东地区,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千工床、万工轿、十里红嫁妆”,反映了当时那一带家喻户晓的婚俗现象。作为古时最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轿子早在西汉时期就已出现,直到北宋之前,轿子一直只供皇室使用。直到宋高宗赵构废除了这一禁令,轿子的使用范围才扩大到民间。
万工花轿,未成年人网配图
宁波万工花轿 远观犹如微型宫殿
宁波万工花轿素有“天下第一轿”的美称,是目前所能见到的制作最为精美的甬式万工轿之一,同时也是现存最豪华花轿,属于朱金木雕的上等极品。因制造时耗费了一万多个工时,故称“万工轿”。轿长150厘米,宽90厘米,高275厘米,采用卯榫结构连接,没有一枚钉子,由几百片可拆卸的花板组成。花轿木质雕花,朱漆铺底饰以金箔贴花,远远望去金碧辉煌,犹如一座微型宫殿。
全轿共雕刻有300多个千姿百态的人物,轿顶由五个大小不等的牌楼组成,一“魁星”跃立于正中的莲花上,亭角和飞檐翘角分别雕饰龙与凤,轿檐四角有朱金龙头花板,轿顶下置有16块朱金轿檐花板,雕饰“鲤鱼跳龙门”和《三国演义》人物故事,此外还有《水浒传》、《西厢记》、《荆钗记》、《拾玉镯》等戏曲场景,有的地方还辅以镜片玻璃画,每一幅画上也都是一个古典名剧片段。轿檐花板下部至轿的底板,设有上中下前后围与侧围,以“麒麟送子”和“百子喜庆”的彩绘玻璃为主体,其上饰喜鹊、龙凤等吉祥图案,轿杠上端饰吉祥喜庆插景。轿上采用圆雕、浮雕、透雕三种工艺手法进行装饰,它的华美表现了人们对美好和幸福的向往。
这顶豪华的宁波万工花轿为何被称作“天下第一”,其原因就在于它的材质——朱金木雕。朱金木雕是以樟木、椴木、银杏等优质木材为原材料,通过浮雕、圆雕、透雕等技法,雕刻出人物、动植物等图案花纹,运用贴金饰彩,结合沙金、碾金、碾银、沥粉、描金、开金等工艺手段,撒上云母或蚌壳碎末,再涂上传统的中国大漆制成。
关于这种传统工艺的制作有句行话,“三分雕刻,七分漆工”,说的是朱金木雕的特色主要在于漆而不在于雕,因而其雕刻并不十分精细,而漆工的修磨、刮填、上彩、贴金、描花却十分讲究,也正是这种工艺,使朱金木雕产生了富丽堂皇、金光灿灿的效果。这顶宁波万工轿,是清末江南手工技艺的集中体现,集中了雕刻、堆塑、描金、勾漆、填彩等工艺手段,并以天然矿物朱砂和黄金为主作为材质装饰。绚丽华美的朱金色彩,形成了浙东工艺美术特有的艺术风格和装饰特色,其豪华程度可与皇家婚庆花轿媲美。
因为宁波万工花轿需要八个人抬,因此又被称为“八抬大轿”,在宁波又被俗称为“花轿”,又因轿上雕有100多个小人物,也叫“百子轿”。2006年5月20日,这顶宁波万工花轿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剪纸新娘上轿图,未成年人网配图
相关传说 宁波姑娘尽封王
花轿旧时为何被作为迎亲工具?相传,南宋皇帝赵构被金兵追杀,逃到宁波的一个小村落,眼看无处藏身束手待缚,他正好看见前面有个村姑坐在底朝天的大谷箩筐上,边做针线活边照管摊晒的粮食,于是他急忙上前求救。这位村姑当机立断,掀起谷箩筐,让赵构蜷缩在里头。赵构顾不得尊严,保命要紧,只能照办。转眼金兵来到眼前,盘问坐在谷箩筐上的姑娘,姑娘若无其事地指着远方说:“有人朝那边去了。 ”金兵被骗走远,赵构脱险,为报答姑娘救驾之恩,赵构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与姑娘约定,等自己安定后便迎娶她进宫。两人相约,当赵构来接她进宫时,以她的“花布褴”(宁波方言,一种简便的小围身)为凭证,挂在屋檐就行了。赵构随即坐船到定海,转温州,回到皇宫后,赵构将自己与姑娘的奇遇告诉了母亲,可这件事却无意中被赵构的母亲泄露了出去。后来,当赵构派使者护送皇家花轿、半副鸾驾仪仗、凤冠霞帔来接那位村姑时,却看见全村所有有姑娘的人家都在屋檐上挂出了同样的“花布褴”。使者无法辨认真假,只好回去禀告赵构。由于距离上次来村落的时间相隔太久,赵构也无法辨认,索性下旨,凡浙东一带女儿出嫁,都可享用半副鸾驾,帔霞戴凤,这种待遇堪比公主、郡主出嫁时的阵势,以示皇恩浩荡。
就这样,姑娘出嫁坐花轿的民风被保留下来,而花轿制作也愈来愈考究,精雕细刻,富丽堂皇。而“宁波姑娘尽封王”便是从这个故事而来,当然,这只是一个民间的美丽传说,不足为信。但万工轿的华美,却表现了人们对美好和幸福的向往。
相关阅读 花轿的分类和制作
轿子的产生要比车晚了许多。封建社会早期,封建士大夫家庭娶亲的礼仪很讲究,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六项规定。每项规定中,又有极为细致的要求。譬如,男子到女家“亲迎”,要穿黑色衣服,要在黑夜里用黑漆车子,打着火把前去。新媳妇是坐在车子里的,车上有盖,里面有帷幕,以免被人看见。黑夜里“亲迎”,是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妇女代表阴气,迎阴气入室,宜在晚上进行。南宋孝宗曾为皇后制造一种“龙肩舆”,上面装饰着四条走龙,用朱红漆的藤子编成坐椅、踏子和门窗。内有红罗茵裤、软屏夹幔,外有围幛和门帘、窗帘。
古时的花轿在制作上也大有讲究,其尺寸、饰物都有一定之规。一般来说,旧时的花轿分“硬衣式”和“软衣式”两种。硬衣式属于豪华型,软衣式则属于普通型。
Original article, reproduced please specify:宋高宗让花轿成为民间婚礼交通工具 | 北京婚航科技有限公司